我于2010年4月24日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的安排,到水城县青林乡党委委员、青林村支部第一书记,在乡分管合医办、社会事务办、劳动保障所等工作,任职期为2年。
回想起第一次与村民见面时的情景,显得有些尴尬:到乡里报道后,我便与村干部一起下村摸情况,刚问出第一句话:“你们现在具体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话音未落,一个骑摩托车的青年黑着脸大吼一声:“别来这套。”我们还未回过神来,他已经骑上摩托车走了。这个青年是村里的自管小组长姜开军,他人不坏,还是个养羊能手。我听了他的话深深思索“是什么让村民对乡村干部意见这样大?”细细查下来才知道,青林村中营片区有4个组未享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村民长年无水吃、低保发放村干部优亲厚友……这些事让姜开军心里难受,更让全村老少难受。我是民政局干部,深知这些不是小事情。
为让村民吃上干净卫生的水,我用书面的形式向市民政局申请2万元资金补助。2010年5月,我便顺利从六盘水市民政局争取到2万元用于买水管的资金。我带领姜开军亲自来到市区,走遍卖水管的所有商铺,本着既要买到价格实惠的水管,又要保证水管质量的原则,经过多次挑选,终于在水城客车站一旁的商铺买下1800余米的水管水管。准备上竹发梁子和沙子坡 (小地名)为村民引水。没想到,村民们得知此事后,大家的积极性很高,闻讯而来的老少妇孺掮起锄头、薅刀,百余号人齐集在一起,在两座大山之间引水、铺管、埋管,仅一天的时间,就把长达2公里远的水源点接到青林村中营片区,从此,村民们吃上了自来水。
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整个青林村的危房改造指标仅有10户(一类危房2户,二类危房8户)。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作为青林村支部第一书记,危房改造一直成为我的“心病”,总是觉得名额太少。为让青林村的多数村民都有良好、舒适的人居环境,我下定决心,不顾辛苦,花上2天时间,亲自挨家挨户,用手中的相机把破旧的房子照了下来,冲洗成照片后,到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反映。
2011年3月,我从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争取配套资金73万,对73户村民的危房进行改造。在进行危房改造时,该村五保户姜银周老人年近80岁,考虑到其无劳动能力,在他的倡导和带领下,村民罗占高等村民无偿帮该老人修建危房。那时,不管是晴天下雨,罗占高等8名村民每天在家吃完饭后,便一起去帮助姜银周盖房子。在大家的努力下,姜银周老人的新房子前前后后共花了上百个工才修建好。虽然如今我没有在青林村任职了,但看到已改造好的房子,心里总觉得很欣慰。
在青林村,我发现该村搞养殖的仅有中营村个体户姜开军一家,而且规模小,仅养了70余只羊,根本就没有专业合作社。对于这样的情况,我认为,一个村如果仅有一家搞养殖,那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多数村民致富起来,就必须得扩大养殖业。每天夜里,当整个村庄显得宁静的时候,我便找来一些养殖方面的书籍,从中“取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我决定在该村让村民们发展养殖业。
有了这份念头后,我到省民政厅争取到30万资金,除拿一部分资金修路外,剩余的资金就拿来搞种养殖培训、相关种养殖技术、办理相关营业执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手续等。同时,劝回外出打工的尹成富、吴开云等,并成立了合作社。和村民一起到青林与纳雍交界的打磨石大型牛马市场去买,当了回羊倌。才两个月,村民祖民碧家的羊就下崽了,一头羊最低也能挣500元。在村民的带动下,现在全村羊存栏达到了1400余只。现在,在青林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有5家,个体户10余家。
我还发现,该村的多数村民喜欢种植芸豆。经认真分析研究后,我了解到,在六盘水全市种植芸豆的,仅钟山区汪家寨镇吴家寨是唯一的一个点。我认为,芸豆的市场开发潜力大,于是,到六盘水市进出口贸易公司,找到了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在得到该公司的允许后,在青林村倡导村民开种400余亩芸豆,由该公司免费提供芸豆种子、农药及相关技术。种出的芸豆公司保底收购价格在3200元/吨,形成由“公司+农户”的运作方式。目前,芸豆的长势良好,下一步如果做得好,将把青林村作为申报省级芸豆示范基地。
我还向省、市、县级民政部门争取了120万元资金,兴修青林乡敬老院。敬老院一开工,我就天天泡在工地上。一次,脚在工地上被钢钉扎了个对穿,我都坚持呆在工地上。修建过程中,村民们都被我的细心所感动。老人都跟小小人似的受不得气,得为他们考虑周全了。我多次修改图纸,将楼梯的步梯减矮一些,方便老人上下楼;在每一楼的厕所多加了一个斜坡,便于残疾人入厕;将每楼厕所的过道拓宽了几公分,以便容得下两个轮椅同时通过。
此外,我同时还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把青林村办工楼建成并已使用。我除了操心青林村的大务小事外,还要承担起全乡的计生、养老保险等事项,我一个普通干部,不能对不起自己的岗位。2年的任职生活,是一个很短暂的时光。个人觉得,有幸被组织任命到青林乡青林村当支部第一书记,让我学到不少东西。期间,还结识了很多村民朋友,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