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员风采 » 风采展示
罗东华:钟山林业人
 浏览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本人19898月参加工作,至19918月调六盘水市钟山区林业局工作至今,在林业生产一线工作了20多年。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林业资源是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实现林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0多年来,我和广大干部群众完成长防林工程造林10000余亩、退耕还林工程68500亩,面积保存率接近94%,成活率为99%。完成《六盘水市钟山区2001-2010年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六盘水市钟山区2006-2010年林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01-2005年度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案及造林施工作业设计、20012002年度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施工设计、2002年度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施工设计、2003-2005市中心城区环城绿化林带续建项目施工作业设计等技术资料的技术指导和编写,参与《六盘水市中心区绿色生态屏障规划》、《六盘水市钟山区森林资源区划报告》、《钟山区环城绿化林带开发建设规划》等资料的编写。2005-2006年参与钟山区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除了野外调查及内业工作外,主持编写了《钟山区第三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报告。

19951997年,长防林工程在当时国家投入严重不足,群众没有大面积造林经验的情况下,我在钟山区最偏远的大湾镇蹲点造林。只要是群众上山造林,我就上山跟班检查指导。晚上一回到家里,浑身就象散了架。但为保证造林成效,再苦再累我也要克服。干过林业工作的人都知道,营林不仅是个良心活,而且是个技术活、细致活。多年的营林实践使我认识到,营林虽然不是高科技,但也是一门学问,必须科学造林,科学育林。白天带着承包户们一起深入山头地块,查看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以确定适宜的造林树种,晚上给承包户传授林业生产技术,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在耐心的说服和实干精神鼓舞下,使原本造林积极性不高的村寨涌现出了二十余户争相承包荒山造林,三年完成造林面积10000余亩。

“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这是对过去造林不见林的真实写照。其实,造林是个良心活,你糊弄它一时,它就糊弄你几十年乃至上百年。育林人最怕的就是造林不成林。因此,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学到的本领在实践中攻破造林不成林这道难关。营林是苦差事。首先是工作环境很苦。冬天山上似冰窖一样,寒风不停地往衣服里钻。热天蚊虫叮咬很厉害,起大包、流黄水,奇痒无比。雨季,常常是穿着鞋在水里趟,脚都泡白了,裤腿湿半截。其次,大面积更新造林,最令人头痛的是劳力难组织。营林生产、造林抚育与种地常在劳力上争嘴。为了适时造林、整地、抚育,每年春夏秋,我们都得象走亲访友一样,挨门挨户、苦口婆心地动员人们上山营林。劳力组织起来了,管理很困难。因为雇用的人多数不懂营林技术,甚至就是为了挣钱,你稍一疏忽,他就给你瞎糊弄。时常出现"扔地块、插树条、甚至扔树苗"的现象。想管好这支满山遍野干活的"杂牌军",就得天天上山跟班作业,每天至少在山中步行往返十几公里,到所有林班小号去现场检查指导,一天不空,一处不漏。熟悉了解我的人,都说我营林拼的是命,造林用的是心。2002年,我上山检查造林情况。乍一看,苗子栽得正,踩得也比较实,没什么问题,蹲下身,用棍子一点一点挖土看苗根,发现树苗普遍栽得浅,而且严重窝根。我当即决定将所有树苗一律重栽,并亲自作了示范。第二天,又来到这个地块复查,确实返工合格了,我才放心。

1991年至今,我除了营造林工作外,还从事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与其他同事对违法运输木材、偷砍盗伐、违法侵占林地、毁林开荒等林业行政案件依法进行查处,为保护我区的森林资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001年获钟山区人民政府退耕还林先进工作者表彰

2007年获贵州省人民政府绿化奖章表彰。

 

上一篇:
下一篇: